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94.2000.04.030

疟原虫氯喹抗生性和免疫的关系

引用
@@比较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不难发现氯喹敏感株和抗性株存在很大差别:疟原虫在获得氯喹抗性的同时常伴有配子体的重新出现或配子体血症增加[1];另外在疟色素形成、致病性以及免疫性方面也明显不同。典型的代表是Peters筛选和培育出的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株)和抗性株(RC株)[1~3]。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肯定氯喹抗性的产生会影响疟疾免疫,但是在恶性疟原虫7号染色体氯喹抗性相关基因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与疟原虫粘附和抗原变异有关的var基因簇的发现〔4,5〕的确引出这样一个问题: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与疟原虫抗原性改变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为了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就目前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产生和疟原虫免疫机制(特别是抗性株和敏感株的抗原变异)的研究结果进行剖析。 1 疟原虫的致病性和免疫的关系 根据疟原虫感染后宿主ST存活情况,大体可将疟原虫分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两类。当然相同的虫株寄生在不同的宿主和不同的虫株寄生在相同的宿主,所表现出的致病性及感染过程不尽相同。疟原虫的致病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红细胞入侵率和宿主致死率。在大多数情况下,红细胞入侵率与宿主致死率呈正相关。但也有例外,如RC株感染鼠就能长期耐受低血红蛋白血症(浓度低于3%g)和高原虫血症(80%以上)。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抗生性、致病性、宿主、敏感株、疟疾免疫、抗原变异、非致死性、致死率、原虫血症、配子体、抗性相关基因、红细胞、感染过程、生物学特征、低血红蛋白、伯氏疟原虫、直接证据、入侵

16

R38;R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80041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6-9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002-2694

35-1284/R

16

2000,16(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