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拐卖妇女犯罪特点及治理策略——基于103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当前,我国拐卖妇女犯罪形势虽有所缓和,但仍然不容公安部门和学界所忽视.通过对1038份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拐卖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农民;被拐妇女年龄多在14岁至30岁之间,且精神病妇女和外籍妇女占据较大比例;收买者主体是希望实现传宗接代的单身男性;被拐妇女呈现出从西南地区流向中东部地区的“迁移”趋势.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拐卖妇女犯罪问题的治理,需要从加强针对性打击、改进立法普法、推进男女平等、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等诸多方面共同发力.在实现治标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
拐卖妇女、拐卖三角形、人员特征、过程特征、治理策略
35
D917(法学各部门)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71725006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