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测谎提问的认知属性对测出涉案人欺骗的作用

引用
在心理测试(测谎)中,以案件相关、熟悉、陌生等基本认知属性划分刺激材料,诱发并检测被试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提高测谎科学性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认知属性为案件相关的刺激材料,涉案人是具体再认、知情人是虚拟再认、无辜者是陌生识认.反测谎涉案人对刺激材料所进行的认知加工,是被试对真的识别结果做出假的判断选择的过程,该欺骗过程将导致被试心理负荷改变,即心理前和心理后的耗费增加.测谎问句按认知属性分类标注,诱发出具有不同认知意义的反应,有利于检测出涉案人欺骗和实施反测谎时认知过程的冲突控制,可进一步提高测谎的科学性.

犯罪分析、测谎、认知、侦查

30

D918.5(法学各部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案件相关脑电位在法庭调查中的应用研究”09YJAZH100;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涉嫌恐怖犯罪人的脑电检测”2010YYCXGADX11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针对实案测谎之需改革心理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201138.

2014-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9-5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