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及时空异质性特征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占流域城市总量半数以上,是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地区.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科学评估流域内部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绩效,识别发展短板和重点难点,对于提升流域发展活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流域41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指数,利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从发展态势和转型幅度两方面对2013-2019年工业绿色转型情况进行定量测度,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差异,并进一步对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绩效类型划分.研究发现:①当前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发展态势远未达到有效水平,规模化集聚发展是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从城市类型看成熟型和油气型城市发展态势较好,Moran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工业绿色发展态势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依存关系,局部空间集聚的特征较为明显.②2013年以来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幅度较大,技术进步是推动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从城市类型看衰退型和油气类城市转型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城市,Moran指数结果显示工业转型幅度在空间上呈随机分布状态.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绩效分化趋势较为明显,资源型城市发展态势间差异是造成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可进一步划分为工业绿色转型区、发展态势滞后区、转型幅度滞后区以及工业绿色转型滞后区四种类型区.最后,针对不同类型区工业绿色转型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效率、转型绩效、黄河流域
33
K901(地理学)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023-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