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角下中国跨省人口流动格局跃迁及驱动机制:1991-2020年
长周期视角探究人口流动网络规律、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于认识人口流动与区域均衡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促进地区间经济和人口均衡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年以来的全国人口普查和1%抽样调查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网络演变特征进行多期比较和态势研究,利用QAP分析方法识别人口流动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长周期视角下,人口流动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省际人口流动网络"迁出地-迁入地"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流动路径.网络格局已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聚转变为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人口分散回流至中西部地区并存的趋势.②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结构正在经历"由疏到密""由单向流动为主转变为双向流动为主"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空间对称的人口流动网络结构.③省际经济差距奠定了网络节点地位与权力的初始分布格局,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口流动网络的发展走势.短期内,省际人口流动网络的中心度等级不会产生根本改变.④人口流动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归因于省际差距、时空社会网络以及地理距离等多种因素.人口流动网络在时空社会网络的作用下持续发展,省际差距形成的人口流动势能是人口流动网络演变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经济要素差距对流动人口的驱动作用在减弱,而生活舒适度和创新发展水平正在成为新时代影响人口流动网络的重要因素.
人口流动网络、演变特征、社会网络分析、QAP回归
33
C924.2(人口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字乡村建设对脱贫地区农户收入增长与差距的双重效应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七届学生科研课题项目
2023-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6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