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机制下林业碳汇产品类别比较与价值核算模型甄别
林业碳汇产品进入碳交易机制有利于发挥林业生态系统的减排功能,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核算可赋予林业碳汇经济价值.该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碳交易机制的基础上,以林业碳汇产品为研究对象,辨析了林业碳汇产品与林业碳汇项目的关联机理,结合木材和碳汇双重收益特征,以净现值法为方法学基础,归纳了三种林业碳汇产品碳量模型的适用性,并从林业碳汇项目的碳价波动反应、树种适用性、管理特性等方面对三种碳量模型进行了甄别比较.研究表明:①林业碳汇通过自愿性碳减排与强制性碳交易两类机制,可实现气候减排和经济效益双重价值,但中国林业碳汇面临产品界定不明晰及核算方法学错配等问题.②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核算需依据林业碳汇项目的最优轮伐期和"碳量"评估.基于时间期限划分临时核证减排量(tCER)、长期核证减排量(lCER)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三类林业碳汇产品,其中tCER和lCER是应对林业碳汇项目非持久性的重要解决方案,CCER可通过永久性信用及稳定定价机制提高林业碳汇产品的减排有效性.③林业碳汇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碳储能力及碳量水平,其价值核算应将"碳量"作为基本前提.基于"碳量"的林业碳汇产品价值核算模型,主要涉及碳总量、碳均量及碳增量三种模型.④以碳价波动反应来看,碳均量模型可从项目整体减缓碳价波动影响.以碳汇树种来看,碳总量模型适用于慢生树种,碳增量模型适用于速生树种,碳均量核算模型更适合依据生态价值调节树种选择方案.以项目管理特性来看,碳增量模型适用于长期管理方案,碳均量模型则能结合项目历史基线,更易于制订合理的碳储量水平.
林业碳汇产品、核证减排量、价值核算、轮伐期、模型甄别
32
S750(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2023-0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4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