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发展在空间维度的反映,并且对经济、社会、环境可产生溢出效应.随着大气污染逐渐制约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和离质量发展,亟须探索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作者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16年面板数据,通过位序一规模法则测度的中心度指数反映城市群空间结构,运用遥感影像反演的PM2.5浓度反映大气污染状况,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多中心化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哈长、宁夏沿黄、长江中游、呼包鄂榆城市群是多中心空间结构,黔中城市群由单中心演化为多中心,只有滇中、晋中、北部湾、天山北坡、兰西城市群是单中心空间结构.第二,城市群PM2.5浓度均值演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黔中、山东半岛、海峡西岸、晋中、北部湾、长江中游、兰西城市群PM2.5浓度呈现倒U形演化特征,京津冀、中原、关中平原城市群PM2.5浓度呈现N形演化特征,滇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PM2.5浓度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呈现出线性负相关关系,提高中心度可以减少大气污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城市群、空间结构、大气污染、单中心、多中心、PM2.5、固定效应模型
30
F061.5;K902(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理、效应与对策”;“城市区域尺度下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生产率效应及其提升路径研究: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2020-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