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权交易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分析
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思想,本文对水权价格进行了分解,并利用水权市场的交易数据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对交易双方议价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显示:中国水权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水权实际成交价偏离基准价格,交易中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议价能力越强,能够掠夺更多剩余.具体来看,水权买方的议价能力会促成实际成交价低于基准价36.42%,而卖方的议价能力导致实际成交价高于基准价57.12%,即使在两者相互作用下,成交价仍高于基准价20.70%.由于样本异质性,东部地区水权交易净剩余最小,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买方议价能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不同交易类型间的净剩余差异较小,两者相差仅2.4个单位.但不同交易平台间的净剩余则存在较大差异,国家级交易中心产生的样本对应平均净剩余要高出区域级交易中心4.16个单位.中国水权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促成了水权实际定价高于基准价格,抑制了水权市场的交易活跃性,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改善水权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调动交易的活跃性需政府有效参与其中,强化市场监管、交易补贴等外部矫正机制,充分拓宽当前的信息公布和获取渠道,向市场参与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交易信息.
水权交易市场、水权交易价格、信息不对称、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29
F062.1(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水贸易视角下区域农业水土资源耦合模型研究”51279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我国农村水利TFP效应空间演化研究”2018B31214
2019-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