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力
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也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交间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本文尝试构建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及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了影响耦合协调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发现:①2001-2015年各省区旅游产业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二者阶段间及内部发展存在差异.旅游产业发展西部增速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省际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并趋于均衡发展;区域发展速度整体低于旅游产业发展,省际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中-西”梯度分布.②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从失调范围进入协调范围,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入初级协调阶段.③耦合协调空间格局呈现全局正自相关特征,但波动变化明显,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明显,HH和LL区域处于持续集聚阶段,空间范围逐步扩大,HH区域重心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转移,LL区域趋于由西南向西北地区集中;HL和LH区域处于持续离散阶段,空间异质性明显,且范围逐步缩小.④影响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市场带动、投资拉动、环境倒逼和经济驱动依次递减.
全域旅游、旅游产业、区域发展、耦合协调
28
G311(科学研究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供需要素视角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41571525
2018-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