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日益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脆弱性的影响逐渐加剧了农村贫困,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华北平原面临着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严峻冲击,为此,实证分析了华北平原不同收入群体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适应行为及极端干旱事件对其农业生产影响的差异,以期为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对策及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基于华北平原5省889个农户的1 663地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两阶段的思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相比于较高收入群体,较低收入群体由于自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生产资产的劣势可能导致其显著减少了0.12次灌溉频次和降低了2.1%的概率去采用地面管道节水技术以应对极端干旱事件;②每增加1次的灌溉频次将平均挽回约21%的单产损失和采用地面管道节水技术相比于未采用也将挽回12%的单产损失;③相比于较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在面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冲击时显著地增加了约2% ~3%小麦单产损失.基于此,在制定减少困灾致贫的贫困农户群体和预防农村贫困危机的政策时,要考虑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具体而言,为了增强农户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能力,尤其对农村收入较低(贫困)群体,政府适应政策不要忽略农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生产资本等因素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的精准扶贫效果;在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的状况,加大推广灌溉和地面管道节水技术适应行为以减少极端干旱事件的潜在生产损失和减少贫困群体.
极端干旱事件、不同收入群体、适应行为、生产影响、华北平原
28
F320.3(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与适应策略”2012CB955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与短期影响及适应性对策”711611403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及适应策略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地调研”17YJCZH223;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四川粮食主产区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规模报酬、规模收益与生产”2017ZR0051;2017年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开放研究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四川省粮食安全及适应策略研究”ZHYJ17-YB06
2018-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