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17
基于DEA与ESDA的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效率的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
本研究从发展效率角度出发,以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了2002和2012年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的发展效率,并基于GIS空间分析法对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国家级贫困县覆盖的面积在扩大,西南地区的贵州省和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成为目前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第二、特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贫困地区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利用好上述资源可以促使贫困地区真正实现经济的成长发展.2002年DEA有效的贫困县主要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通过相关资源的开发已经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内生式增长”,而且这些地区基本都已经退出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范畴.贵州和甘肃等各类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成为DEA效率最低的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区.这两个省份地理位置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禀赋贫乏,缺乏可以支撑经济内生发展的支撑.第三、DEA有效和DEA效率偏低的贫困县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根据贫困县的空间临接性,采取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政策符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第四、2002-2012年间,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的热、冷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发展态势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效率、时空演化、DEA、ESDA-GIS
26
F062.1(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CJL054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