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104.2016.05.001
技术进步和税收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频繁且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雾霾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从经济学视角为雾霾治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将全国分为东北、京津、北部、东部、南部、中部、西北和西南八大区域,进而建立了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用以研究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清洁技术)和税收(二氧化硫税)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数据方面,本文综合使用了2015年发布的GTAP9.0数据库和最新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在情景设置方面,本文对直至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基准情景设定,同时设定了2000元/t和5000元/t的硫税情景、能效提高情景、清洁技术进步情景,以及包含三者的综合情景.研究发现:①征收5000元/t的硫税能够使全国总体和绝大部分区域的PM2.5浓度在2030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②改进能源清洁技术进一步巩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效果;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较小,但配合其他政策使用时能有效地降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相关法制建设,只有完善的法制基础才能保障污染治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其次,适时提高排污税税率,并分地区、分行业制定不同的排污标准和税收标准;再次,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大幅提高与治理大气污染有关的科研投入;最后,区域间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联防联控工作.
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大气污染、技术进步
26
F124.1(中国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6-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