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104.2013.09.023
中国“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研究
“癌症村”是癌症发病率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村落,是癌症高发现象在村级空间尺度上的反映.“癌症村”的出现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其时空分布及变迁是一个健康地理学问题.本文从健康地理学角度出发,在判定“癌症村”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1980-2011中国癌症村数据库”,运用ArcGIS时空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1)“癌症村”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从1954年开始出现“癌症村”,到2011年底,全国累计发现351个“癌症村”;1988年前“癌症村”增长缓慢,1988年之后呈加速增长趋势,2000-2009年10年间我国累计新增“癌症村”186个,占全部“癌症村”的53%,是我国的“癌症村群发年代”;我国“癌症村”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是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根据“癌症村”密度,全国可分为“癌症村稠密区”、“癌症村较密区”、“癌症村稀疏区”、“癌症村空白区”四个层次;最近30年来,我国“癌症村”重心位置一直在鄂、豫两省交界地区移动,总体上具有自西向东移动的趋势,而每5年间新增“癌症村”的重心也始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移动,总体上存在自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我国“癌症村”分布与河流关系十分密切,近60%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3 km的范围内,81%的“癌症村”分布在距离河流5 km的范围内;我国“癌症村”的产生,95.16%为化学致癌因子所致,1.99%为病毒致癌因子所致,1.14%为物理致癌因子所致;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是导致“癌症村”的罪魁祸首.
癌症村、时空分布变迁、致癌因子
23
K901(地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3-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