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104.2010.04.027
基于数量视角的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
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评价是我国粮食安全及土地调控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数量保护的视角,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评价了我国2000-2007年的耕地保护政策绩效,测度对象主要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用途管制、耕地执法监管政策.研究结果显示,耕地保护政策在数量保护上具有总体效率高(2002年除外)、规模效率递增或保持、纯技术效率高的表征,但是,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与总体效率不能很好拟合且三项效率的综合具有分层性,只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达到了最佳产出.进而得出结论:2000-2007年,耕地保护政策取得了耕地总量平衡、耕地基本数量维持、建设占用耕地趋缓、耕地违法减少的显著效果,然而,耕地保护政策绩效的年度差异、政策时滞及体制等影响因素的复杂、投入和产出的部分饱和亦表明绩效的不充分.为促进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绩效的提升,提出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度等建议,并对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耕地保护政策、数量保护、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决策单元
20
F301.21(农业经济理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331
2010-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