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创新
新一轮国企"混改"把引入民营股东参与治理作为改革重点,但鲜有研究关注非国有股东参与决策和治理的短期动机及长期效果.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数据,实证研究"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参与董事会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前提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了企业创新,且在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问题检验后依然显著.当企业面临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以及所处行业的行政准入门槛较低时,上述促进作用更强.机制研究表明,缓解国有企业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提高管理层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增加与高效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性投入以及缩减跨行业的非关联性并购业务是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国企创新的主要渠道.可见,董事会内异质性董事的"互补"使企业发挥了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优势,增加了国企的创新产出和长期竞争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改革应为民营股东构建稳定合理预期、设定民营股权进入退出时间表等避免短视行为的政策建议.
非国有股东、国有企业、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会治理
F270(企业经济)
2021-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