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9753.2019.11.005
金融可得性作用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提升的实证研究
从金融可得性的内涵和要素出发,从金融服务的供给性、需求性、使用效应性和可负担性四个维度构建包含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行业在内的金融可得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份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中国金融可得性整体得分为0.1249,水平偏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分区域来看,东部(0.2484)、东北部(0.1253)、中部(0.1216)和西部(0.1189)的金融可得性依次递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特征类似.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可得性对实体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可得性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高;从区域层面来看,金融可得性对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存在差异,其影响大小呈现出中部、东部、东北部和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从影响路径来看,金融可得性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的提升.
金融可得性、实体经济投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
F832.35(金融、银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影响机理及基于MBIs-CGE模型的政策评估研究"71774053;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市场的能源环境政策工具对中国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影响的动态 CGE 研究"2017LY19;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中国绿色发展中能源环境政策变动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影响的动态CGE研究"16B146
2019-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