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9753.2017.09.005
市场化改革、要素流动与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大样本农户与行政村数据,对我国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其变化从市场化改革和要素流动角度进行了解释.2004-2012年,我国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呈上升趋势.其中,非农收入本身差距在经历了拉大过程后已开始呈现缩小趋势,但其在人均总收入中的比重仍在上升,因此其对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虽然缓慢下降,但仍远超农业收入的贡献;农业经营收入对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显著低于工资性收入,但农业经营收入自身的差距则呈上升趋势.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农村土地流转的上升在减少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农户在土地要素配置上的差异,拉大了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差距;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明显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提升,但对农户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资本市场的改革对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和非农经营收入增长影响显著,但扩大了财产性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分解、要素市场化改革
F323.8(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ZDA0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73133、71603053 和71361140370;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2017-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