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9753.2017.04.007
历史文化因素的差异与交流对民间创业的影响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历史的文化与制度传承及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事实,建构了儒家教化与新教伦理对民间创业发展影响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进而利用清代以来中国不同地区考取进士的人数(以测度儒家教化的深刻程度)、近代以来新教在华传播状况(以测度新教伦理的影响程度)、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条约开埠通商"(以测度市场制度的建构状况)的重大历史数据,并匹配以2011年不同地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新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通过弱化儒家教化对人们宗族伦理意识正向作用的方式,促进了当代不同地区的民间创业(社区或村所拥有的"本地自创企业数/万人"、"本地自雇创业数/万人"),且这一结果在通过各种可能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新教伦理对现代市场制度的道德支撑作用,即为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经典假设提供了明确、清晰的经验检验,而且为新教传播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微观、细致的、基于伦理路径的经验检验与支持.
儒家教化、新教伦理、民间创业、宗族伦理意识、"马克斯·韦伯命题"
F276.5(企业经济)
"四川省2013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
2017-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