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9753.2015.12.002
我国专利侵权诉讼赔偿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基于2000-2014年我国专利民事诉讼数据,实证考察了涉案专利特征、诉讼主体特征及诉讼策略与专利侵权赔偿额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第一,相对于外观设计,当涉案标的为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时,原告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第二,相对于个人,当原被告为企业时,原告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额;同时,在侵权诉讼赔偿案件的审理上,对国内外原告的审判具有一致性;第三,原告在面临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提起专利无效及采用非法定赔偿额类型的案件中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赔偿额;最后,东部省市案件的赔偿额要显著高于中西部省市;2009年提高法定赔偿额上限规定的制度改革尚未对法院审判额产生正向提升效果.反映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大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高专利侵权诉讼赔偿额度的重要性.
专利诉讼赔偿、专利类型、诉讼主体、诉讼策略
D926.14(中国法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71441025;微软创新与知识产权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提升北京创新能力,打造环渤海经济新引擎;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
2016-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