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对政府债务的影响——基于OECD国家数据的分析
文章从就业结构转变的角度,对政府债务膨胀原因做出一个新解释.研究发现,在劳动力从高生产率部门向低生产率部门转移的大趋势中,整个经济系统的支出扩张速度必然快于收入汲取速度.这一规律在私人部门的表现是经济盈余下降,有效需求萎缩;在公共部门的表现是机构难以精简,财政失衡加剧.从具体的影响程度上看,1970年以来OECD国家服务业就业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推动政府负债率增加2个百分点左右.面对就业结构转变所引致的政府债务膨胀问题,一是要消除或弱化劳动力转移的非市场性驱动因素.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就业结构转变不仅有共性,还有个性.个性在于,垄断行业工资增长比竞争性行业更快,诱使劳动者进一步“用脚投票”.二是要在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上做文章.根据OECD国家经验,制造业生产率越高,出现政府债务恶化的可能性越小.这意味着,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可以部分地对冲就业结构转变所酿成的财政风险.
就业结构、政府债务、服务业、OECD国家
F062.9;F290;C91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CJL009
2016-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