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04/j.cnki.46-1064/r.2020.07.14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广西不同地区福寿螺遗传多态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西不同地区福寿螺的CO Ⅰ基因进行分析,以了解广西福寿螺种群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从南宁市横县、桂林市全州县和荔浦县、贺州市富川县、百色市田林县和崇左市凭祥县共计6个县区采集福寿螺样本,提取DNA并进行CO Ⅰ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运用MAGE 7.0将本研究获得的单倍型与GenBank中的福寿螺单倍型使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 CO Ⅰ基因长度为493 bp,从11个样本鉴定出2种单倍型:单倍型1(Haplotype 1)和单倍型2(Haplotype 2).其中9个样本为Haplotype 1,分别来源于南宁市横县(2个)、贺州市富川县(1个)、桂林市荔浦县(1个)、百色市田林县(2个)、崇左市凭祥县(3个),该单倍型与小管福寿螺遗传距离最近,为0.047;2个样本为Haplotype 2,分别源自为南宁市横县和桂林市全州,与孤岛福寿螺遗传距离最近,为0.062.根据上述条件所构建的进化树形成了7个分支,分别为P.canaliculata、P.camena、P.insularum、P.paludosa、P.diffusa、P.haustrum、和外群Pilaconica.Haplotype 1与来自美国夏威夷(GenBank登录号EU 523129)的P.canaliculata组成一个分支,Haplotype 2与来自巴西(GenBank登录号EF514942)的P.insularum组成一个分支,且置信值均在98%以上.结论 初步判断广西地区存在小管福寿螺与孤岛福寿螺两种类型的福寿螺,其种群内没有发现遗传分化.
福寿螺、聚合酶链式反应、COⅠ基因、序列分析、广西
20
R532.1(寄生虫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No.2016YFC1202000.No.2016YFC1202001.No.2016YFC1202004
2020-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