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06~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3年丹东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鼠间监测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丹东市HFRS的疫情资料,鼠间监测采用夹夜法,对捕到的鼠鉴别鼠种后取肺组织,进行HFRS病毒抗原检测,计算鼠密度和鼠带毒率.结果 2006~2013年丹东市累计报告HFRS 721例,发病率在2.24/10万~5.9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86/10万;凤城和宽甸两地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77.12%(556/721),各地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4,P< 0.01);HFRS发病高峰月基本集中在1月、10月、11月、12月;HFRS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男女性别比例为2.79:1,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7,P<0.01);鼠间监测居民区春季平均鼠密度为6.00%,平均鼠带毒率为22.87%,秋季平均鼠密度为5.86%,平均鼠带毒率为20.58%;野外春季平均鼠密度为6.86%,平均鼠带毒率为16.66%,秋季平均鼠密度为5.90%,平均鼠带毒率为19.20%.结论 丹东市HFRS疫情主要受凤城和宽甸两个县级城市影响,符合野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丹东市的鼠密度和鼠带毒率处于较高水平,存在小范围野鼠型人间HFRS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丹东市应采取加强鼠监测和秋季灭鼠,同时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等措施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14
R535(寄生虫病)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14-1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