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727.2008.09.070
宁波市血吸虫病防治历程和展望
@@ 宁波市于1921年发现首例血吸虫病人[1],此后陆续有病人发现.建国初1950年由浙江省和宁波市组成的血吸虫病防治队在各县(市)区的乡村,开展查治病和疫情的调查工作[2],揭开了宁波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序幕.50多年来,宁波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在历届党政领导的重视下,依靠和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注重科学,讲究方法,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各种防治对策,取得了显著成绩,于1992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达标后坚持"清内防外"策略,经过"八五"、"九五"、"十五"3个5年规划的螺情和病情监测,无阳性钉螺、无新感染病人(畜),说明血防成果是巩固的.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流动人口增多,给血防监测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3].为了及时发现外来传染源,预防和控制本地血吸虫病的发生,从1995年起,本市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对流动人口的监测中,使得血吸虫病防治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血吸虫病、防治
8
R532.21(寄生虫病)
2008-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0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