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727.2007.08.044
凝血功能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和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的水平变化.结果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浆Fbg和DD水平明显升高,AT-Ⅲ:A异和AT-Ⅲ:C明显降化;稳定期Fbg和DD水平较急性期组明显降低,AT-Ⅲ:Ag和AT-Ⅲ:C较急性期组明显升高,但与正常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结论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凝血功能、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
7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7-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36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