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727.2001.01.038
普济消毒饮治疗小螺菌性鼠咬热7例报告
@@ 鼠咬热:(Rat-bite fever),又称小螺菌感染(Spirillum minusinfection)[1].鼠咬热是一种被鼠咬伤后,病原体(小螺菌)通过伤口经淋巴管侵入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地均有报告[2].笔者于1997~1999年,对7例确诊为小螺病菌性鼠咬热患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简介7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为70岁.7例平均年龄17岁,以儿童居多.病人均有被鼠咬伤史,其中咬伤脚者5例,咬伤手者2例,均在夜间受伤.潜伏期时间最短者3d,最长者12d.其中3d发病者2例,5d发病者2例,7d、10d和12d发病各1例.
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小螺菌、鼠咬热、现报告如下、咬伤、发病、急性传染病、时间最短、平均年龄、临床资料、病人、潜伏期、淋巴管、菌感染、病原体、云南、应用、夜间、台湾
1
R514.5(传染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