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9727.2001.01.019
艾滋病及其研究进展
@@ 1 概述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种病被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drome,AIDS),“艾滋”就是AIDS的音译.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从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新型逆转录病毒[1],这个病毒被认为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现在,艾滋病已不仅是全球的重大卫生问题,同时它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些高流行地区如非洲,人群的期望寿命大大降低,儿童死亡率增加,妇女生育率下降,青壮年感染死亡使社会劳动人口丧失.截止1999年底,因父母死于艾滋病遗留下大约1320万孤儿[2].
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社会经济发展、免疫功能缺陷、疾病控制中心、巴斯德研究所、生育率下降、逆转录病毒、儿童死亡率、卫生问题、期望寿命、流行地区、劳动人口、青壮年、淋巴结、获得性、病原体、人群、命名、美国
1
R512.91(传染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