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心理结构探析
佛系青年的亚文化现象表征其文化谱系的语言哲学转向.“佛系”的亚文化心理结构呈现出以话语塑造、意义争夺为核心的温和式反抗.话语媒介在“看与被看”的舆论场中催发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燃点,也折射出青年人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认同.佛系青年以“才华有限青年”为标签,自贴“心灵钢化膜”,自建文化围城解构了其生活的严肃感和距离感.佛系青年自我表达的“话语革命”承传了“屌丝文化”的精神基因,同时在话语盛宴中解构了“丧文化”的衰态氛围.佛系青年被认为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表述,佛系文化也被标注为一种放弃生活抵抗史、与世无争的“低欲望活法”的精神符号.同时也透射出在社会心理结构变迁中青年亚文化的长焦镜像,及其承传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镜像中五四青年的新文化脉络.
佛系青年、亚文化现象、心理结构、佛系文化、丧文化谱系、低欲望社会
39
C912.67;G206;J120.0
2020-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