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9931.2020.06.015
青年身份认同的“微”建构
青年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身份认同,核心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建构过程,青年身份认同包含“认异”“求同”“聚类”三个环节,内涵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逻辑统一.微空间作为当代青年公共表达、日常交往、文化娱乐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青年的话语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微空间中多元冲淡主导、动态多于恒常、形式高于内容,使得青年身份认同度明显低于现实社会,出现方向感弱化、无力感滋生、价值感模糊的身份认同危机.聚焦微空间中青年身份认同建构,需要吸纳微话语,强化微叙事;融合微媒介,改善微传播;建构微文化,提升微引领.
身份认同、建构主义、青年、微空间
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专项课题“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科学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2018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经验研究”;2019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新时代主流媒体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研究”;2018年高校基本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重点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介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及时代启示研究”
2020-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