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16
2019-2021年2992例次丙戊酸治疗药物监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背景 丙戊酸作为一种心境稳定剂,广泛用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尽管丙戊酸的治疗药物监测(TDM)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血药浓度的影响仍存在一定争议.目的 分析丙戊酸TDM结果,为丙戊酸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的个体化、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瑞美医学实验室Lis信息检索系统,收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2021年所有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TDM原始数据、监测例数、监测频次等.根据《神经精神药理学与药物精神病学协会(AGNP)-神经精神TDM共识指南》推荐的治疗窗浓度参考范围进行分类统计,计算丙戊酸TDM在低于治疗窗(<50 mg/L)、治疗窗内(50~100 mg/L)和高于治疗窗(>100 mg/L)的分布情况.采用Med Calc 5.2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431例患者共计监测 2992 次,其中男性监测 1637 次,女性监测 1355 次.与 2019 年监测次数相比,2020 年及 2021 年监测次数分别增长 54.93%、44.00%.2992 例监测样本中,仅接受 1 次监测的占比约为 74.41%;监测频次为 1 次的门诊患者比例高于住院患者(χ2=95.15,P<0.001);监测频次为2、3次以上的住院患者比例均高于门诊患者(χ2=49.41、34.24,P<0.001).门诊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低于住院患者(Z=-11.60,P<0.001);男性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低于女性患者(Z=-4.39,P<0.001);不同年龄段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5,P>0.05).2019-2021年丙戊酸TDM在治疗窗内的监测比例为57.72%,高于在低于治疗窗及高于治疗窗的监测比例(χ2=155.38、1216.68,P<0.001).不同年份、年龄段、性别丙戊酸TDM在低于治疗窗、治疗窗内、高于治疗窗的监测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及总体样本丙戊酸血药浓度均为 40~80 mg/L,稍低于AGNP共识推荐的丙戊酸"治疗窗浓度参考范围"(50~100 mg/L).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进行个体化给药以提高丙戊酸血药浓度在治疗窗的比例,同时应加强门诊及住院患者丙戊酸TDM的重视程度,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丙戊酸、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窗、回顾性分析
26
R927(药典、药方集(处方集)、药物鉴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科研项目
2023-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923-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