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538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背景 静脉溶栓治疗仍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仍然有部分STEMI患者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后未能实现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目的 分析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并行静脉溶栓后早期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31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IRA的再通情况,将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溶栓失败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再灌注治疗参数以及住院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例STEMI患者中溶栓再通组99例,溶栓失败组32例,溶栓失败率为24.4%.与溶栓再通组患者相比,溶栓失败组患者年轻、体质指数和体表面积大、溶栓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溶栓后血小板聚集率高(P<0.05).溶栓失败组血栓抽吸比例、支架置入比例、溶栓后肌酸激酶(CK)峰值、溶栓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高于溶栓再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溶栓再通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表面积及溶栓后APTT是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溶栓失败的STEMI患者具有年轻、体表面积大、溶栓后APTT短、心肌梗死面积大和心功能差等特点.年轻、体表面积大及溶栓后APTT短可能是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失败的危险因素.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纤维蛋白溶解药、治疗失败、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24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190523
2021-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37-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