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论文摘要汇编——既往创伤史与卫生和社会保健从业者的沟通对无家可归妇女围生期保健看法影响的质性研究
背景 与有家的妇女相比,无家可归妇女的妊娠概率要高2倍,但是其接受孕期保健的概率低得多.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合并症(包括滥用药物和精神疾病),使无家可归妇女罹患产科并发症、产后抑郁和孩子享受不到社会福利的风险增加.目的 探讨有妊娠史的无家可归妇女对围生期保健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围生期保健的措施.设计与场所研究设计为质性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法从3个社区抽取有妊娠史的无家可归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使研究对象最大限度地表达自我看法.访谈进行至数据饱和为止.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逐字记录,并进行主题分析.由研究组成员对主题进行独立验证.结果 共11例年龄不同(18~40岁)和产次不同(生育1~5个孩子)的妇女纳入了研究.大多数在童年经历过创伤和悲痛事件、患有精神疾病并滥用过药物.影响其与全科医生交流的最重要的主题是”不信任”和”担心孩子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她们经历过卫生和社会保健从业人员的羞辱,并缺乏有效的支持网.虽然不信任卫生和社会保健从业人员,但是她们通常会预约医生,但又不向医生说出自己的需求,这不利于其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其次重要的主题为”尽最大努力照顾孩子””因为妊娠而享有的整体生物心理社会护理””产后缺乏能使孩子获得社会福利的支持.结论 妊娠为无家可归的妇女提供了一个关键机会,使其可以获得能解决其复杂需求的护理,并使其自我照护能力得到提升,尽管其并不信任卫生和社会保健从业人员.缺乏产后支持和担心孩子享受不到社会福利加剧了这些妇女的忧伤、精神健康危机,使其反复滥用药物,从而导致无家可归……并可能导致这一循环持续进行下去.
23
2020-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