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572.2016.21.023
手掌腋下平移法定位胸外按压部位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定位方法———手掌腋下平移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10月10—19日在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心电图室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30例为模拟心肺复苏被抢救者(模拟者)。同期选取急诊科医生或护士50例为心肺复苏抢救者(抢救者)。抢救者分别采用手掌腋下平移法和传统方法对同一模拟者进行定位。手掌腋下平移法为五指自然并拢,拇指朝向患者头侧并紧贴腋窝顶部,立即平移手掌,相当于沿两侧腋窝顶部连线移动使掌跟停在胸部正中线上。传统方法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及《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定位。收集模拟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整个胸骨长度(SL)、两侧腋窝顶部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到胸骨下切迹的距离(AY)、两侧乳头连线(INL)与前正中线交点到胸骨下切迹的距离(DX-INL),收集抢救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右手五指自然并拢时手掌的宽度(HW)以及抢救者采用手掌腋下平移法和传统方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及定位点距胸骨下切迹的距离与 SL的比值,即(AY -1/2HW)/ SL、DX - INL/ SL。结果30例模拟者年龄(45.7±14.0)岁,体质指数(BMI)(22.6±2.3)kg/ m2,SL(21.8±1.9)cm,AY(12.6±0.8)cm,DX-INL(8.0±0.9)cm。50例抢救者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32.6±7.9)岁,BMI(21.7±2.6)kg/ m2,HW(8.4±1.0)cm。女性抢救者 HW 为(8.1±1.0)cm,男性抢救者 HW 为(9.1±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 ﹤0.001)。手掌腋下平移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为(2.5±0.3) s,传统方法准确找到定位点所需要的时间为(21.2±2.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2.40,P ﹤0.001)。(AY -1/2HW)/ SL 为(0.38±0.03),DX-INL/ SL 为(0.37±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1,P =0.11)。结论手掌腋下平移法定位胸外按压部位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快捷、准确的定位方法,能为尽早心肺复苏赢得更多时间。
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手掌腋下平移法
19
R47;R5(护理学)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607-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