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572.2016.09.016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rhPro-UK)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疗效、安全性及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 CCU)病房收治的经rhPro-UK静脉溶栓治疗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TEMI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注册研究( 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 GRACE评分<109分,45例)、中危组( GRACE评分109~140分,29例)、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13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TIMI危险评分0~3分,49例)、中危组( TIMI危险评分4~6分,24例)和高危组( TIMI危险评分≥7分,14例)。观察并比较不同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各组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发生率。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GRACE评分、 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AUC)。 GRACE评分、 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比较采用H-L检验。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30、60、90、120 min总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21.8%(19/87)、51.7%(45/87)、65.5%(57/87)、77.0%(67/87)。随着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轻度出血10例(11.5%); MACE发生情况:梗死后心绞痛12例(13.8%)、心律失常8例(9.2%)、再发心肌梗死7例(8.0%)、心力衰竭5例(5.7%)、死亡3例(3.4%)。 GRACE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 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低危组, GRACE评分高危组出血、 MACE发生率均高于GRACE评分中危组(P<0.05)。 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高危组出血、 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低危组, TIMI危险评分高危组出血、 MACE发生率均高于TIMI危险评分中危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70岁)、白细胞计数(WBC)≥4×109/L、血红蛋白( Hb)<110 g/L、血肌酐( Scr)≥133μmol/L、使用低分子肝素( UFH)+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GPI)是出血的影响因素( P<0.05)。 GRACE评分、 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AUC分别为0.875〔95%CI (0.776,0.974)〕、0.867〔95%CI (0.684,0.934)〕,其对出血及MACE均有预测价值(其与AUC =0.5相比的P值分别为0.030、<0.001)。 TIMI危险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775)与GRACE评分预测出血及MACE的拟合优度(R2=0.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及时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STEMI患者,可考虑优先应用rhPro-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冠状动脉再通率高,安全性好,不增加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高龄女性患者,尤其合并WBC升高、贫血、肾功能不全及联合使用UFH、 GPI时,其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增大。
心肌梗死、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效比较研究、溶栓、GRACE、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危险评分
19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6-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6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