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572.2016.06.009
脂蛋白(a)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 Lp(a)水平及血脂指标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就诊,经临床确诊符合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需要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144例为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99例为稳定性冠心病组,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本社区中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未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体检健康者136例为对照组,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规则治疗1年,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和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时及1年后检测血清 Lp(a)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3组间性别、年龄、腰臀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体质指数(BMI)高于对照组(P <0.05);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 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 Lp(a)水平高于血脂异常组,TC、LDL-C 水平低于血脂异常组(P <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P <0.05)。对照组1年后 Lp(a)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脂异常组与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治疗前后 Lp(a)、LDL-C 水平比较,不存在交互作用(P >0.05);TC、HDL-C、TG 水平比较,治疗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 P <0.05);Lp( a)、TC、LDL-C、TG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p(a)、TC、LDL-C 水平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组Lp(a)水平与 TC、LDL-C、HDL-C、TG 水平均无直线相关关系(| r |<0.300);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 Lp( a)水平变化与 TC、LDL-C、HDL-C、TG 水平变化均无直线相关关系(| r |<0.300)。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Lp(a)水平高于血脂异常患者和体检健康者,Lp(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Lp(a)与其他血脂指标无相关性;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Lp(a)水平未明显下降,他汀类药物对Lp(a)水平无明确影响。
冠心病、脂蛋白(a)、血脂异常、他汀类药物
R541.4(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创新资金 PKWY2012---Y41;上海市浦东新区系统优秀社区适宜人才培养PWRs2014-02
2016-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6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