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572.2015.31.015
生存质量分析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存质量( QOL)分析在不同类型干扰素( INF)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CHC)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5月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住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且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的患者140例。根据使用IFN类型分为A组(62例)、 B组(78例)。 A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B组给予干扰素α-2b (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检测两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水平及HCV基因型、病毒学应答情况,并进行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 CLDQ)评分。结果两组患者HCV 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基因型患者HCV 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高于B组(P<0.05);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非1b基因型患者的RVR、 EVR高于B组(P<0.05)。 A组疲劳(FA)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1b基因型患者的情感(EF)、系统症状(SS)、焦虑度(WO)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非1b基因型患者的活动能力(AC)、 EF、 SS、 WO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引入QOL分析对不同类型INF治疗CHC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 IFNα-2b的疗效优势更显著,非1b基因型患者或可优先选择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生活质量、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α
R512.63(传染病)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83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