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572.2014.09.013

S-亚硝基-N-乙酰半胱氨酸对绿脓菌素感染鼠体内的病理形态及氧化作用的影响

引用
目的 探讨S-亚硝基-N-乙酰半胱氨酸(SNAC)对绿脓菌素(PCN)感染鼠体内的病理形态及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和PCN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 ml/100 g 0.9%氯化钠溶液,SNAC组大鼠腹腔注射SNAC(1 ml/100 g).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40 mg/kg)行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对照组气管内接种0.9%氯化钠溶液0.2 ml,PCN组和SNAC组分别气管内接种PCN 0.2 ml(6×108 CFU/ml).分别于6、18、30、48、72 h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处死大鼠,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BALF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检测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介素8(IL-8)含量.结果 PCN组鼠感染6 h后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寒颤、发热、呼吸困难等,感染30 h时最明显;肺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鼠PCN感染后6、18、30、48、72 h 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ROS含量、SOD活性、IL-8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N组和SNAC组各时间点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ROS含量、IL-8含量较对照组均增高,SOD活性较对照组均降低,SNAC组各时间点BALF细胞总数、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ROS含量、IL-8含量较PCN组均降低,SOD活性较PCN组均增高(P<0.05).结论 SNAC对PCN感染鼠体内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绿脓菌素、乙酰半胱氨酸、大鼠、氧化性应激

17

R9-33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26

2014-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26-103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全科医学

1007-9572

13-1222/R

17

2014,17(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