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572.2011.05.005
手足口病致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8例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病原学检查、颅脑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检查,行心肌酶、神经-肌电图检查.给予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鼠神经生长因子、弥可保等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预后.结果 手足口病所致急性迟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22/28);麻痹前期均有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81.5%(20/28)的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81.5%(20/28)的患儿脑脊液压力或常规异常.咽拭子EVPCR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有9例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患儿瘫痪肢体1周后开始恢复,75.0%(21/28)患儿急性期(2周)后肌力基本恢复.随访2个月89.3%(25/28)患儿肌力基本恢复.结论 手足口病易合并中枢系统病变,EV71是引起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主要肠道病毒,其对脊髓前角细胞具有一定嗜组织性.经积极治疗后患儿肌力恢复迅速,预后较好.
急性迟缓性麻痹、手足口病、非脊髓炎肠道病毒
14
R725.125.7(儿科学)
2011-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72-47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