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220422
荆芥生态适宜性区划及挥发油品质的研究
[目的]荆芥作为解表药为我国临床常用的药材,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过程中有应用,目前栽培资源较多.研究划分荆芥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区,并对不同产地药材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从而为种植环境的选择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文章通过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划分荆芥的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化合物,并对薄荷酮、胡薄荷酮、柠檬烯等7个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统计不同产地荆芥及荆芥穗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荆芥在我国的最适宜区主要为中部地区,包括山东、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青海、西藏地区不适宜荆芥的种植.各产地间荆芥、荆芥穗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有差异.[结论]荆芥穗挥发油含量高于荆芥,因此荆芥穗品质优于荆芥.河北、安徽、山东为荆芥的最适宜种植区,山东、安徽产荆芥质量优,河北产荆芥穗质量优.生境适宜度与挥发油品质研究结果一致.
荆芥、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GC-MS、挥发油、OPLS-DA
43
R932(生药学(天然药物学))
河北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
202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