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201122
中原城市群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时空耦合协调性研究
[目的]研判中原城市群城市化发展中产业非农化、 人口与城市化土地非农化等多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与时空演变特征,为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文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空间分析,基于2006—2016年研究时段,评价中原城市群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沟壑协调性.[结果](1)从时序特征看,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和土地非农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总体下降、过程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2006年、2011年和2016年的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7、0.53和0.55,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2)从空间特征看,中原城市群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耦合协调性空间格局经历了由环形到"T"字型再逐渐形成"三点"式的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明显.[结论]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应强化城市协同发展,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优化产业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是未来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启示.
人口城市化、产业非农化、土地非农化、耦合协调性、中原城市群
41
F291.1(城市与市政经济)
河南省科技厅项目"藏粮于地战略下河南省耕地轮作休耕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项目"基于问题导向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识别与防控研究" ;河南城建学院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研究";河南省知识产权项目"基于地理标志的河南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2021-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9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