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200902
我国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研究
[目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主要矛盾变化,回顾了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性供给主要经历4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农产品市场化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统领全局等.[结果]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三农"发展势头平稳,农村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的根基更加坚实,乡村振兴的底气更加十足,乡村振兴的底色更加亮丽,乡村振兴的保障更加有力.[结论]为了促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 完善人才培育制度、 创新财政投入制度、 健全农村人口户籍管理制度、 深化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建立统计考核制度、 分区域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以期促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为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 农民富、 农村美提供决策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制度、供给
41
F590.3(旅游经济)
四川特色优质农业资源开发研究;四川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对策研究
2020-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