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200816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目的]为全面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状况及其时空变化,探讨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生态退化的影响,为滨海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黄河三角洲沿海5区县(无棣县、沾化区、 河口区、 垦利区、 东营区)为研究区域,以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987—2017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湿地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从1987年的0.717下降到2017年的0.531,5个区县的评价等级在1987年为3个安全和2个预警,到2017年则变为1个预警、3个不安全和1个非常不安全.(2)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变化存在阶段性差异.生态安全状况在不同的阶段恶化程度有所差异,1997—2007年程度最强,阶段性差异与人类活动在不同时段的干扰强弱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状况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生态安全指数下降最明显的是位于研究区东南部的东营区,其次为与之紧临的垦利区;黄河来水量减少、 经济发展、 城市建设、 海水养殖等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处于不安全级别,湿地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压力较大,今后的重点应是控制海水养殖面积的进一步增加.
生态安全评价、滨海湿地、景观变化、遥感、黄河三角洲
41
X826(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外协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退化过程及其机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胶州湾滨海湿地破碎化对城镇用地扩展的多尺度响应研究";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项目"1980—2010年青岛市滨海湿地景观特性"
2020-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