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616
乡村规划建设中中心村选择的ROG模型研究——以鄂东平原地区为例
中心村作为农村居民集聚点及周边自然村服务中心,在建设美丽乡村、科学安排乡村用地布局,引导农村产业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实践中,政府决策与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乡村干部与群众对于中心村选择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目的]文章通过构建中心村选择的ROG模型,科学合理选择中心村.[方法]以公众参与规划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鄂东平原地区乡村规划编制与管理为实践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中心村选择的主要因子,构建村庄质量模型(M)与总相互作用力模型(G).然后结合住区选址限制性条件(R)与村民意愿(O),构建中心村选择的ROG模型,并进行典型例证.[结果]用ROG模型计算各自然村的ROG数据,选择ROG数据最大的自然村为中心村.[结论]该模型可减少中心村选择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实现中心村选择的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为实际工作提供直接指导.
中心村、ROG模型、乡村规划、公众参与、因子分析
38
TU982.29;C912.82(地下建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乡村规划建设中中心村选择的影响因子及ROG模型研究"2016Y177
2017-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