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537
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2008年汶川地震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对区域自然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惨遭不幸的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创伤,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都急需恢复.基于生态修复的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水平,同时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比较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科普型休闲农业与普通休闲农业的利润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科普型、感恩型、祈福型和重建生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出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紧扣地震重建的主题,在发展其他地方休闲农业共通的项目基础上,展现独特的汶川地震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的结论,并提出建立汶川地震研究部门和打造灾难IP的建议.
汶川地震、生态修复、休闲农业、灾后重建、IP
37
F323.4;X171.4(中国农业经济)
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市厅级社科项目“基于生态恢复同步的汶川地震灾区旅游发展研究”LYM12-30
2016-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18-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