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150702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研究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度限制、酸碱度-水分限制和水分限制为主,6~7等地以酸碱度限制、灌溉限制和排水限制为主.依据确定的耕地自然等质量主导限制型,可以针对不同等别的耕地采取对应的质量提升措施.
农用地、自然等别、耕地质量、限制型、限制谱序
36
F323.211(中国农业经济)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耕地等级变化监测指标研究及耕地等级监测技术中部地区示范"201011006-2
2016-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