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21/cjarrp.1005-9121.20150214
基于生活水平维度的县级贫困度量研究--以武陵片区北部为例
提高贫困人口瞄准和识别的准确度是农村扶贫开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从多个角度进行多维贫困的精准度量与分析成为国内外扶贫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以Sen的能力方法理论为基础,以Alkire和Foster的多维贫困指数( MPI)测算指标体系为参考,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建立了生活水平维度贫困指标体系,利用武陵片北部11个县的贫困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基于“A-F”双临界值法的县级贫困人口量算,并通过“维度加总-分解”算法进行了空间分异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水平维度中通电与资产指标对研究区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影响最小,燃料类型指标影响最大;11个县贫困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巴东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建始县>来凤县>恩施市>鹤峰县>利川市>丰都县>咸丰县>黔江区;依据房屋结构、燃料类型、饮水情况3个指标可将11个县分为甲乙丙3种类型,不同类型县的主要致贫因素不同,当地政府应根据各县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扶贫政策。
贫困评价指标体系、维度分解、贫困发生率、MPI、武陵片区北部
F11;F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37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3201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12BAH33B03、2012BAH33B05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