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21.12.005
增密对我国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我国玉米增密过程中地上部群体结构和功能变化,为合理密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共收集了82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1338组产量-密度数据,其中包括1200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max)-密度数据,475组穗位叶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密度数据.根据播种日期将总样本划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2组,综合运用边界线分析和方程拟合等多种方法,对玉米产量、种植密度、光合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我国玉米获得最高产量(11.5 t·hm-2)时,种植密度为10.0×104 plants/hm2.获得最高产量时,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密度相近,但春玉米产量较夏玉米高13.0%.(2)当密度达到11.0×104 plants/hm2时,LAImax达到平台值,将不再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在LAImax达到6.4时,可获得最高产量.春玉米LAImax的平台值较夏玉米高17.6%.用对数函数分析穗位叶Pnmax-密度,穗位叶Pnmax-LAImax的变化关系时,发现密度和LAImax增大均导致Pnmax下降,在夏玉米表现尤为显著.(3)分析不同年代品种数据发现,随年代变化产量逐步提高,LAImax和穗位叶Pnmax不断增大.[结论]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随密度进一步增加,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等发生改变,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定量综合分析了玉米产量、种植密度、最大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对构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生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密度、产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
54
S513;S127;S3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工程
2021-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538-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