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20.21.008
优化氮素与品种匹配可协同提高盐碱地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目的]明确不同耐盐碱型夏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特征,挖掘盐碱地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方法]以耐盐型玉米品种登海605、鲁单818和不耐盐型玉米品种鲁单981、连胜188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施氮水平下(0、180和360 kg·hm-2,记作N0、N1和N2),系统研究了施氮对不同耐盐碱类型玉米品种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分配与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氮肥水平和品种间的互作效应.[结果]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盐碱地夏玉米籽粒产量,高氮水平下能够提高不耐盐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与N1处理相比,N2处理下耐盐型玉米品种产量无显著变化,不耐盐品种LD981和LS188 2年平均显著增产9.93%和16.31%,各品种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效率(NAE)和氮肥利用率(NUE)均显著降低.互作效应分析表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是由品种、氮肥水平及品种和氮肥水平之间的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耐盐型品种比不耐盐品种分别增产7.78%-27.63%(N0)、7.40%-24.87%(N1)和0.32%-9.55%(N2);氮肥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26.65%-48.28% (N1)和1.20%-24.87% (N2).[结论]耐盐型品种较不耐盐型品种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能力,在低氮下具有较高的产量优势,而不耐盐型品种在高氮水平下有利于产量的发挥.施氮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影响氮肥利用效率,优化氮肥供应与品种匹配,能够实现盐碱地玉米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夏玉米、品种、氮肥水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盐碱地
5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
2020-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388-4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