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864/j.issn.0578-1752.2019.21.005

灌水时间和灌水比例对单套作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用
[目的]探究不同灌水比例和灌水时间对单套作玉米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构建套作复合群体水分高效管理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式遮雨棚水分精量控制,2016-2017年连续2年在灌溉定额4 050 m3·hm-2条件下,设置2种种植模式(单作A1、套作A2)、3种灌水比例(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25%+灌浆水25%,B1;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B2;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B3)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灌水时间和灌水比例对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棵间蒸发量、耗水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相同的灌溉定额下,玉米拔节后单作土壤含水量比套作平均高出16.60%,拔节期-成熟期套作棵间蒸发量平均较单作高出23.60%;单套作耗水强度高峰期均为拔节-抽雄期,日耗水强度最高达到7.21 mm·d-1,耗水量占全生育期21.62%-31.67%,拔节期后套作阶段耗水强度均显著高于单作,平均高出3.68%;单作玉米产量在播种水25%+拔节水35%+灌浆水40%时达最高,平均较单作其他处理提高16.49%,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1.71%,而套作则在灌水处理为播种水25%+拔节水25%+抽雄水15%+灌浆水35%时,穗粒数、有效穗数平均较其他灌水处理增加4.47%、6.97%,从而使产量平均增加22.07%,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9.11%.[结论]本试验灌溉定额为4 050 m3·hm-2下,播种、拨节期、灌浆期分别灌水25%、35%、40%有利于提高单作玉米产量,而套作玉米采用宽窄行带状栽培则需要增加一次灌水时间,在播种、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分别灌水25%、25%、15%、35%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套作、玉米、棵间蒸发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52

S27;S5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09;西南丘陵旱地粮油作物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50312705;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16NYZ0051-2;成都市农业技术成果应用示范项目2015-NY01-00100-NC

2020-0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763-377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

0578-1752

11-1328/S

52

2019,52(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