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64/j.issn.0578-1752.2012.18.006
黍稷种质资源芽、苗期耐中性混合盐胁迫评价与耐盐生理机制研究
”目的”评价黍稷资源对中性混合盐胁迫的耐受性,研究不同耐性黍稷在混合盐胁迫下的生理应答机制,挖掘耐中性混合盐胁迫的黍稷资源并探讨黍稷芽苗期耐盐鉴定的合适鉴定指标.”方法”试验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中性混合盐(NaCl:Na2SO4=1∶1)溶液进行胁迫处理(CK:0 mmol·L-1,T1:80 mmol·L-1,T2:160 mmol·L-1,T3:240 mmol·L-1),对16份黍稷材料的发芽率、复萌率以及苗期正常种苗率、苗高、苗重等生长参数进行测定,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值,通过比较各指标隶属值总平均值的大小来确定各材料耐盐性的强弱.”结果”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参试材料的发芽率、复萌率以及苗期的存活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苗高、根长以及苗鲜重和根鲜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0 mmol·L-1混合盐胁迫下多数材料的苗高、根长以及苗重和根重均高于对照.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排序结果显示中卫大黄糜、宁糜4号以及64-4129排在前三位,具有较强耐盐性,而巴盟573黄糜子、伊盟一点棕以及瓦灰软糜排在后三位,其耐盐性较差.耐盐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根中Na+含量和Na+/K+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要显著大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与此相反,耐盐性较强的材料茎叶Na+含量和Na+/K+增加幅度小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结论”16份黍稷种质材料在对中性盐胁迫的耐受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芽苗期各指标筛选出的耐盐材料可进一步用于耐盐育种与耐盐基因挖掘研究.
黍稷、中性混合盐胁迫、耐盐性、耐盐生理应答
45
S516(禾谷类作物)
农业部谷子糜子产业体系CARS-07-12”1”.5-A1;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B2012-2130135-25-06-1
2012-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733-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