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稻短根毛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目的]鉴定和克隆水稻根毛突变体新基因,了解水稻根毛发育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通过T-DNA插入获得短根毛突变体.采用溶液培养、形态特征观察、杂交后代的表型分离统计及基于图位克隆技术的基因定位等方法,对突变体Ossrh1的表型、遗传和基因精细定位开展研究.[结果]突变体在苗期表现为根毛长度变短,只有野生型长度的36%左右,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Ossrh1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构建的F2群体对OsSRH1进行基因定位,发现与第6染色体上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RM3183和RM193连锁,OsSRH1距它们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1.0 cM.通过在两标记间发展3个新的STS(sequence-tagged site)标记,将OsSRH1精细定位于标记T1757和T1768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5 kb.[结论]水稻短根毛突变体Ossrh1的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的STS标记T1757和T1768之间115 kb范围内.
水稻(Oryza sativaL.)、短根毛突变体、遗传分析、基因定位
44
S511(禾谷类作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2-03-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333-4339